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江边美景,语言清新自然,充满宁静的田园气息。
前两句写天空景色:秋高气爽,晚霞绚烂得像传说中的仙境(蓬瀛),天边刚升起的月亮周围泛着一圈淡淡的光晕(古人认为月亮上有蟾蜍,所以用"凉蟾"代指月亮)。这里用"蓬瀛"比喻晚霞,既写出色彩的梦幻感,又暗含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后两句转向地面景象:放牧人唱着悠长的山歌赶牛回家,暮色中万里长江平静地流淌。"长歌"与"暮江平"形成动静对比,牧歌的悠扬反衬出江面的宁静,而"苍苍""万里"的宏大背景又让这幅田园画面显得格外开阔。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霞彩类蓬瀛"这样生动的比喻,把常见的晚霞写出仙气
2. "凉蟾一晕生"细致捕捉到月亮初升时的光学现象
3. 通过牧歌与江面的动静对比,营造出"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4. 最后"万里暮江平"的壮阔画面,把前文的景物都笼罩在苍茫暮色中,余韵悠长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蓬瀛""长歌"这些充满感情色彩的意象,自然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