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黄叶同区孝廉纯玄太史用孺作 其二

弱质全凋露,繁阴半坠霜。
纷纷飞玉砌,冉冉覆银床。
色岂经秋澹,声偏入夜长。
翠销兰芷佩,青浥芰荷裳。
蒲柳俄更绿,芜葭尽变苍。
随风吟野寺,伴雨积山堂。
奉帚悲长信,含毫泣未央。
故园遥极目,天阔洞庭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黄叶凋零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落叶的凄美与生命的轮回。

开头四句写黄叶凋落的过程:脆弱的叶子在寒露中完全枯萎,浓密的树荫因霜冻而半凋零。落叶纷纷扬扬飘落在白玉台阶上,又轻轻覆盖了井边的石栏。这里用"玉砌""银床"这些精致的意象,让落叶的飘零显得优雅而哀伤。

中间六句进一步描写落叶的色彩和声音:叶子并非因为秋天而褪色,但它们在夜晚被风吹动的声音却格外悠长。落叶让佩戴的兰芷香草失去翠色,打湿了采菱人荷绿色的衣裳。岸边的蒲柳突然又转绿,芦苇却已变得苍老。这里通过色彩变化和声音描写,让落叶有了动态的生命感。

随后四句写落叶的归宿:它们随风在野寺中低语,伴着雨水堆积在山堂。这里用拟人手法,让落叶仿佛有了情感,在寺庙和山堂中诉说自己的故事。

最后四句转入抒情:诗人联想到汉代班婕妤在长信宫持帚扫落叶的悲凉,以及自己面对落叶时含泪难书的愁绪。极目远望故乡的方向,只见洞庭湖在天边浩渺无边。这里将个人情感与落叶意象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故乡遥远的感慨。

全诗以落叶为线索,从自然景象写到人生感悟,将秋日的萧瑟与诗人的乡愁完美融合。诗人用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让普通的落叶承载了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典诗歌"借景抒情"的艺术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