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登泰山

三年两度游东岳,此度重游景愈奇。
序属清秋消瘴雾,人于绝顶指华夷。
扶桑日上鸡初唱,绛阙风高鸟不居。
俛仰混茫浑一笑,只今悟却未分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重登泰山》讲的是作者第三次爬泰山时的所见所感,用大白话来解析就是:

第一句:"三年里两次爬泰山,这次看到的景色更绝了!"——直接表达故地重游的新鲜感,暗示泰山每次都能给人惊喜。

第二句:"秋天爬山雾气散了,站在山顶能看清中原大地。"——秋高气爽的天气让视野开阔,站在制高点有种"指点江山"的豪迈,古人认为泰山顶能俯瞰华夏文明的中心区域。

第三句:"太阳从东边升起像公鸡打鸣,山顶风大得鸟都站不住。"——用生活化的比喻写泰山日出(扶桑是神话中的太阳树),"鸟不居"侧面写出山势险峻、寒风凛冽。

第四句:"看着天地混沌突然笑了,现在才懂当初没明白的道理。"——这是全诗最妙的感悟:站在山顶俯瞰云雾时,突然对人生有了顿悟("未分时"指天地未开时的混沌状态,暗喻曾经的迷茫)。作者发现,过去的困惑其实很简单,就像站在高处自然看清全局。

全诗亮点
1. 用登山比喻人生——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2. 对比手法:前六句写实景,最后两句突然升华哲理
3. "浑一笑"特别生动,传递出豁然开朗的畅快感

就像我们旅游时突然被某个瞬间触动,这首诗把爬山的体力活写成了一场心灵觉醒。作者没说破具体悟到什么,但那种"啊哈时刻"的愉悦感,每个经历过成长的人都能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