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根邛竹手杖,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手杖与主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羁绊。
前四句写手杖的珍贵和陪伴:邛山产的鹤膝竹手杖很珍贵,十年来跟着主人走南闯北。它帮主人攀登陡峭石壁从不嫌高,支撑主人过危险的溪桥也从不退缩。这里把手杖写成了忠实的伙伴,用"宁嫌峻""肯避危"的拟人化描写,突出了它的可靠。
中间两句形成今昔对比:过去走危险的路时(畏途)怎么赶它都不离开,现在走在平地上却像丢弃废物一样把它扔在一边。这种反差让人感受到人情冷暖,也暗含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主人啊你现在觉得用不上它,但等你老了行动不便时,肯定还会重新拿起这根手杖的。这既是对手杖价值的肯定,也暗含人生哲思——现在觉得没用的东西,将来可能正是你最需要的。
全诗通过一根手杖的遭遇,巧妙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势利现象,同时传递出"珍惜眼前人"的深意。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就像我们生活中用旧了的物品,看似平常却承载着难忘的回忆。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