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海樵山人

海樵山人双紫髯,道上相逢开石函。
赠我芙蓉千万片,至今秋色满江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江湖气息的浪漫相遇,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

"海樵山人双紫髯"开篇就刻画出一个形象鲜明的隐士形象:住在海边山中的樵夫(也可能是隐士),长着罕见的紫色胡须,暗示他可能是个不寻常的人物。"道上相逢开石函"写两人在路上偶遇时,这位山人打开石匣子的动作,为下文埋下伏笔。

"赠我芙蓉千万片"是诗眼所在,山人赠送的不是普通礼物,而是千万片芙蓉(荷花)。这里的"千万片"既是夸张手法,也暗指礼物之珍贵。最后"至今秋色满江南"将时间拉长,说这份礼物带来的影响延续至今,让整个江南都染上了秋色。

全诗妙在虚实结合:表面写一次赠花,实则可能暗喻某种精神传承。紫色胡须的山人像个世外高人,他赠送的"芙蓉"可能象征高洁品格或某种人生启示。而"秋色满江南"的深远影响,则暗示这种精神已经广泛传播。

诗人用短短四句,就构建出一个令人遐想的江湖故事,既有具体的人物场景,又有广阔的时空延伸,让读者在简练的文字中感受到悠长的韵味。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