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 其三 二生塔

塔寺前朝旧,山林宿业空。
法身无幻坏,藏骨自神通。
宝供珊瑚碧,珠花舍利红。
无缘香一瓣,回首佛堂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佛塔的庄严景象,表达了佛法永恒、生命轮回的禅意。

前两句写佛塔的历史感:这座塔寺是前朝留下的古迹,周围山林中曾经的因果业力都已消散。用"宿业空"暗示时间能洗净一切尘缘。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佛塔的神圣:佛的法身永远不会腐朽("无幻坏"),塔中供奉的舍利子自然具有神奇力量。诗人用"珊瑚碧"形容佛塔装饰的华丽,用"舍利红"描绘高僧遗骨的圣洁光芒,色彩对比强烈。

最后两句抒发个人感悟:诗人遗憾自己与佛法缘分尚浅,只能献上一炷香,在佛堂前虔诚回望。这个结尾既谦卑又充满敬意,让读者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全诗通过具体意象(古塔、舍利、香火)传递出深邃的佛理,语言简洁却意境悠远,能让现代读者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庄严之美。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