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乱世中的感慨和对国家复兴的期盼。
前四句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十月天寒,小船停泊在芦苇荡中,旅人衣衫单薄,感受到夜晚的寒意。这里用"夜寒侵"既写实景,也暗喻时局艰难。后两句直抒胸臆:在这动荡年代,自己只能像走投无路的人一样流泪,曾经的功业抱负都已成过眼云烟。
中间四句情绪转折。"青鞋"指平民布衣,"黄屋"代指皇帝车驾。作者说自己虽是一介布衣,却仍关心国家大事,最近听说皇帝已渡过淮河(暗示朝廷南迁)。这里既有对时局的忧虑,也透露出不甘沉沦的心态。
最后两句是全诗主旨:国家中兴的希望要寄托在耿龙图(诗中提到的友人)这样的贤臣身上,最近频频听到他们发出治国安邦的正道之言。"正始音"比喻清明政治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全诗情感真挚,从个人境遇写到家国情怀,既有乱世飘零的无奈,又饱含爱国热忱。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通过秋夜、孤舟等意象营造出苍凉的氛围,最后在忧患中透出希望,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家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