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西曹望海台诗

沧波不可望,望极与天平。
往往孤山映,处处春云生。
差池远雁没,飒沓群凫惊。
嚣尘及簿领,弃舍出重城。
临川徒可羡,结网庶时营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开阔生动的海边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

前四句用大海的壮阔画面开场:波涛浩渺看不到尽头,海天在远方连成一线。海面上孤零零的小岛时隐时现,春日的云朵在各处升腾。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辽阔的海边,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气势。

五六句通过飞鸟的动态增添画面生机:参差不齐的雁群渐渐飞远消失,突然一群野鸭被惊动四散飞起。这些细节描写让静态的海景突然活了起来,充满动感与趣味。

后四句转入抒情,诗人感叹:厌倦了衙门文书这些琐碎公务,终于能逃离繁华城市。站在水边只能羡慕渔夫的自在,真想也学着结网打鱼,过上与自然相伴的生活。这里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疲惫,对简单自然的向往。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用眼睛看到的海天飞鸟,最终都化作心里对自由的渴望。从写景到抒情过渡自然,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渴望摆脱束缚、回归自然的心声。这种对自然的亲近感,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是古今相通的情感。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