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并梅兰图 其一

卖珠不惜买芳春,山暮天寒翠袖新。
竹外一枝谁貌得,分明空谷见佳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里的梅兰竹图,通过生动的画面传递出高洁清雅的意境。

前两句"卖珠不惜买芳春,山暮天寒翠袖新":诗人说宁愿变卖珠宝也要留住美好春光,在寒冷的山中傍晚,看到新绿的植物("翠袖"拟人化描写植物)格外醒目。这里用"卖珠"的夸张手法,突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后两句"竹外一枝谁貌得,分明空谷见佳人":在竹林外斜伸出一枝梅花(或兰花),这姿态如此动人,就像在幽静山谷中遇见一位绝代佳人。诗人用"佳人"比喻花枝,既写出花的美态,又赋予它高洁的气质,与"空谷"的环境相得益彰。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卖珠"这样生活化的比喻,让抽象的"惜春"变得具体可感 2. "翠袖新"的拟人手法,让植物有了人的灵动 3. 最后将花比作空谷佳人,既美又雅,符合梅兰竹"四君子"的高洁形象 4. 通过"山暮天寒"的寒冷与"翠袖新"的生机对比,突出植物的顽强生命力

诗人没有直接说"这花真美",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画面,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份清雅脱俗的美,这正是古典诗词"含蓄表达"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