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年傅希准宪副之河南

忆醉杏园春,近在廿载前。
朋旧忽寥落,参辰各一天。
有客蓬岛姿,来泛辽海边。
相逢解岑寂,令我心豁然。
念子初仕时,潇洒禁中仙。
俄迁江上群,佳政早流传。
一从登宪府,荏苒将十年。
今复辞京阙,远上河洛船。
秋蝉号衰柳,暮鸟冲寒烟。
惆怅从兹分,莽莽隔山川。
远役何足悲,脩途愿勉旃。
无令壮心摧,赠子以龙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好友傅希准去河南任职时写的,充满对往事的怀念和对友人的鼓励。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回忆往昔友情(前四句)
开头用"杏园春醉"的画面,带出二十年前和朋友们一起喝酒的快乐时光。那时大家意气风发,如今却像天上的参星和辰星一样分散各地。这里用"参辰各一天"的比喻,生动表现了朋友天各一方的遗憾。

第二部分:赞美友人品格(中间十二句)
先用"蓬岛姿"形容友人像蓬莱仙岛的仙人一样气质不凡,接着用三个时间点展现友人的仕途轨迹:
1. 初入官场时像"禁中仙"般潇洒
2. 调任地方后政绩出色
3. 在监察机构任职近十年
现在友人又要启程去河南,作者用"秋蝉衰柳""暮鸟寒烟"的秋景,烘托离别时淡淡的忧伤。

第三部分:临别赠言(最后四句)
虽然不舍,但作者更多是鼓励:远行不必伤感,要保重身体("脩途"指长路),别让壮志消沉。最后用"赠子龙泉"的典故特别动人——龙泉是名剑,这里既可能是真的赠剑,更是希望友人保持锋芒,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全诗亮点在于:
1. 时间跨度大却衔接自然,从二十年前写到当下
2. 善用比喻(参辰、蓬岛、龙泉)让抽象情感变得具体
3. 既有"秋蝉衰柳"的惆怅,又有"壮心"的激昂,情感层次丰富
4. 结尾的赠剑意象,把文人间的惺惺相惜表现得铿锵有力

这种既有回忆杀又有正能量加油的诗,就像现在老同学给即将外调工作的好友写临别赠言,既有"记得当年撸串"的温情,又有"苟富贵勿相忘"的期待,读来特别有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