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伤行

惟皇降衷于下民,暴暴莫殄心之仁。
孝哉颜氏一有感,毕逋衔土成丘茔。
彼亦莫如其所以,自甘血觜含余辛。
志壹动气气动志,凤仪麟出理亦均。
环百里地画疆井,千有余载蒙嘉名。
绣衣使者迂六辔,下马肃拜心凌兢。
大书瑰辞镇松柏,便有山鬼呵崖阴。
明刑弼教期无刑,何如先使教化明。
流传墨本到此屋,有人心者俱作兴。
但愿人人常此心,安得作乱干童程。

现代解析

《乌伤行》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词,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探讨了人性、道德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诗的开篇提到“皇降衷于下民”,意思是上天赋予人类善良的本性,但现实中这种善良往往被掩盖,人们容易陷入暴力和自私之中。接着,诗人以“孝哉颜氏”为例,讲述了一个孝子为了表达对父母的感恩,用泥土堆成坟茔的故事。这个故事象征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善良和责任感,即使在不被理解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

诗中提到“志壹动气气动志”,强调了意志与情感之间的相互作用。当一个人的意志坚定时,情感也会随之改变;反之,情感的变化也会影响意志。这种互动就像凤凰和麒麟的出现一样,是自然的规律。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人性中善良力量的肯定。

接下来的部分,诗人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秩序:在一个划定边界的区域内,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形成了一种美好的道德传统。绣衣使者(象征执法者)下马肃拜,体现了对道德的敬畏。诗人认为,法律的目的是为了教化,而不是单纯地惩罚。他主张通过教化来防止犯罪,而不是等到犯罪发生后再去惩罚。

最后,诗人呼吁人们保持善良的本心,认为只要人人都能坚守道德,社会就会和谐,暴乱和冲突也就不会发生。他以“流传墨本到此屋”为喻,意思是让道德的教义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总的来说,《乌伤行》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哲理,强调了人性中的善良和道德的重要性,并呼吁通过教化和自律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秩序。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既有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社会理想,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