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白沙竹枝歌六首 其四

东沿西溯浙江津,去去来来暮复晨。
上岸牵樯推稚子,隔船招手认乡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边生活图景,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了人情温暖。

前两句"东沿西溯浙江津,去去来来暮复晨"像快镜头一样,展现了江边码头从早到晚的繁忙景象——船只东西穿梭,来来往往不停歇。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读者仿佛听到了摇橹的水声,看到了船夫忙碌的身影。

后两句"上岸牵樯推稚子,隔船招手认乡人"突然把镜头拉近,捕捉到两个温馨细节:船夫上岸时顺手帮邻船小孩拉缆绳,隔着船认出老乡就热情招手。这两个日常小动作,像两颗发光的珍珠,让我们看到劳动人民之间最自然的互助情谊和乡土情怀。

整首诗就像用手机随手拍的短视频:没有滤镜,没有摆拍,却真实记录了普通人生活中那些闪着光的瞬间。诗人用白描手法告诉我们:人间温暖不在远方,就在码头边的一次搭把手,在江面上的一声乡音问候。这种接地气的生活诗意,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