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李审言题慈竹居图
维扬李先儒雅魁,包孕六籍斟三才。
发为文章足光怪,排荡淮海驱霆雷。
自遭缝掖窥一管,目眵舌挢邹与枚。
频岁乖离阙面论,踪影稍隔魂低徊。
长夏气暖初客返,忽枉书尺言归哉。
小人有母今八十,勉携妇孺将尊垒。
橐笔负米秉训诫,敢苟禄仕华堂开。
聊倩画手作图献,慈竹居徵所从来。
拂拭窗案敬且叹,明衷用意犹婴孩。
绿阴十亩户牖静,饤盘冻笋光皑皑。
澹泊至味娱几杖,恺悌悦豫天人该。
燕鹊翔鸣亦自得,凤凰下食夫何猜。
会当推恩赍百岁,更看戏綵为老莱。
发为文章足光怪,排荡淮海驱霆雷。
自遭缝掖窥一管,目眵舌挢邹与枚。
频岁乖离阙面论,踪影稍隔魂低徊。
长夏气暖初客返,忽枉书尺言归哉。
小人有母今八十,勉携妇孺将尊垒。
橐笔负米秉训诫,敢苟禄仕华堂开。
聊倩画手作图献,慈竹居徵所从来。
拂拭窗案敬且叹,明衷用意犹婴孩。
绿阴十亩户牖静,饤盘冻笋光皑皑。
澹泊至味娱几杖,恺悌悦豫天人该。
燕鹊翔鸣亦自得,凤凰下食夫何猜。
会当推恩赍百岁,更看戏綵为老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文人写给朋友李审言的一首题画诗,主题是赞美李审言的孝心和文人风骨。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人物形象
开篇用"儒雅魁"形容李审言是扬州才子,说他饱读诗书(六籍指六经),文章气势如淮海波涛、雷霆万钧。这里用夸张的比喻展现他作为文人的才情。
2. 孝心故事
中间部分讲述了一个感人的细节:李审言为庆祝母亲八十大寿,特意请画家绘制《慈竹居图》作为礼物。"慈竹"既指画中景物,也象征母亲的慈爱。诗中描写了温馨的生活场景:竹荫清凉、冬笋洁白,母亲在简朴环境中安享天伦之乐,连鸟雀都自在欢鸣。这些画面传递出"平淡是真"的生活智慧。
3. 情感升华
结尾用"老莱子戏彩娱亲"的典故(古代孝子穿彩衣逗父母开心的故事),既赞美李审言的孝心,也暗含对他长寿多福的祝愿。全诗把文人雅趣(题画)、自然意象(慈竹)和传统孝道完美融合。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生动的画面代替说教,通过书斋、竹林、笋盘等日常景物,展现了中国文人理想中"诗书传家"与"孝亲敬老"并重的生活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