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的修行不在虚名,而在平凡生活。
前两句"饮啄何须更好名,修真先要近人情"是说:吃饭喝水这种日常小事,何必追求高大上的名头?想修炼成仙,先要学会做个接地气的普通人。就像现在人说的"生活要有烟火气"。
后两句用神话故事打比方:王母娘娘的瑶池宴会上,不也摆着龙肉凤髓吗?谁说神仙就不杀生吃肉了?这里用反讽手法告诉我们——所谓"超凡脱俗"的神仙,其实也离不开人间烟火。
全诗亮点在于打破常规认知:把高高在上的神仙拉回人间,指出真正的修行不是故作清高,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本真。就像现在人常说的"大隐隐于市",最有智慧的人往往就活在普通生活里。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