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闰年早春的景象,通过老人视角展现生活的无奈与趣味。
开篇用"巡檐倚杖步蹒跚"生动刻画老人拄着拐杖在屋檐下踱步的样子,村巷泥泞难行暗示生活的不便。"二月风光三日雪"点明反常气候,本该春暖花开却连续下雪,闰年让寒冷延长了半个春天。
中间两联用生活细节展现寒意:竹叶杯里的酒像蚂蚁浮在冰面,暗示酒杯结冰;麻雀啄食苔枝上未凋的花蕊,显示春寒中生命仍在顽强延续。这些细腻观察让寒冷有了画面感。
结尾笔锋一转,写孩童们不顾寒冷在玩掷瓦片的游戏,与老人形成鲜明对比。"古井生澜"的典故反用,说孩子们吵闹却惊不起古井波澜,既写实景又暗喻老人看透世事的平静心境。
全诗通过气候反常、生活细节和代际对比,在抱怨中透着幽默,在寒冷里藏着生机,展现了诗人苦中作乐的生活智慧。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