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从军古云乐为韵贺杨觉甫干

国有金汤在,邻修玉帛云。
夷侵由废雅,苗格自敷文。
当宁形宵虑,公车以岁闻。
便当从幕府,入校道山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祝贺朋友杨觉甫担任军职的作品,核心思想是赞美朋友保家卫国的选择,同时表达对国家和平的期待。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展现两种治国方式:
1. "金汤"指坚固的防御,说明国家有强大军力;"玉帛"指丝绸美玉,代表和平外交。这两句说国家既有武力保障,也保持友好外交。
2. 后两句用历史典故:外族入侵往往因为文化衰落("废雅"指荒废礼乐教化),而感化少数民族("苗格")要靠传播文化("敷文")。这强调武力与文化要并用。

中间四句转到现实:
1. "当宁"指皇帝深夜操劳国事,"公车"指各地上报军情,展现国家面临战事压力。
2. 顺势引出朋友从军的选择很恰当("便当"),"幕府"是军营,"道山芸"指文教工作,暗示朋友既能从军也能兼顾文化事业。

全诗亮点在于:
- 用"金汤/玉帛""废雅/敷文"等对比,说明治国需要文武并举
- 通过朋友从军的选择,巧妙连接国家大义与个人抱负
- 最后"入校道山芸"的设想,体现古代文人"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理想

本质上是一首鼓励朋友在军旅中不忘文化修养的赠别诗,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文武双全"的价值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