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半山寺

道德文章一世师,只伤学术欠通时。
不思翻动熙宁祸,却欲重修作福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讽刺了一位表面德高望重,实则思想僵化的学者。全诗用大白话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句说这人表面功夫很足,道德文章被捧为模范导师("一世师")。第二句立刻戳破假象:可惜他的学问根本跟不上时代("欠通时"),像刻舟求剑一样脱离现实。

后两句火力全开:明明他推崇的"熙宁变法"(北宋王安石变法,这里借指激进改革)已经引发灾祸,却还妄想靠老办法("重修")来建功立业。就像有人把破船重新刷漆,就以为能当航母用。

最毒的是"作福基"三个字——表面说"造福根基",实际暗指这人把个人名利(福)建立在错误基础上。全诗像照妖镜,让那些食古不化的"学术权威"现出原形,今天读来依然觉得痛快。

罗必元

(1175—1265)隆兴府进贤人,字亨父,号北谷山人。宁宗嘉定十年进士。曾从危稹、包逊学。累调福州观察推官,有势家夺民荔枝园,为伸直之。理宗淳祐中通判赣州,上疏论贾似道克剥至甚。度宗即位,以直宝章阁兼宗学博士致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