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骑图秋景
蓟门霜落悲秋草,叶飞满地无人扫。
銮舆晓出明光宫,扬鞭走马关东道。
天闲十二分雁行,虎蹲豹踯争低昂。
戎袂吹风日杲杲,阵云横塞天茫茫。
兔奔鹿驰何迫速,长剑短戟相追逐。
萧萧响彻云影寒,呦呦鸣透空山绿。
野雉戛戛原头飞,锦毛五色光陆离。
翻身抽矢将欲射,巧力恐逐冰弦移。
丹青一幅监前代,几度桑田变沧海。
灵囿灵沼尚可徵,金城汤池将安在。
东龙行日西龙雨,乾坤已属大明主。
当今偃武更脩文,世际雍熙侔舜禹。
銮舆晓出明光宫,扬鞭走马关东道。
天闲十二分雁行,虎蹲豹踯争低昂。
戎袂吹风日杲杲,阵云横塞天茫茫。
兔奔鹿驰何迫速,长剑短戟相追逐。
萧萧响彻云影寒,呦呦鸣透空山绿。
野雉戛戛原头飞,锦毛五色光陆离。
翻身抽矢将欲射,巧力恐逐冰弦移。
丹青一幅监前代,几度桑田变沧海。
灵囿灵沼尚可徵,金城汤池将安在。
东龙行日西龙雨,乾坤已属大明主。
当今偃武更脩文,世际雍熙侔舜禹。
现代解析
这首《猎骑图秋景》描绘了一幅古代帝王秋天打猎的壮观场景,同时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八句)是狩猎场面的直接描写:
开篇用"霜落""叶飞"点出深秋时节,皇帝带着大队人马出宫打猎。这里用"天闲十二"(皇家马厩)和"虎蹲豹踯"形容猎队气势非凡,像大雁列队般整齐,猎犬猛兽都精神抖擞。风吹动战士衣袖,猎场上方云层低压,营造出肃杀又宏大的氛围。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聚焦狩猎细节:
生动描写猎物(野兔、鹿)惊慌逃窜,猎人持武器追赶的紧张画面。特别刻画了箭矢破空的"萧萧"声和鹿鸣回荡山谷的"呦呦"声。有个精彩特写:当发现五彩斑斓的野鸡时,猎人拉弓瞄准却犹豫不决,生怕射偏——这个细节让画面突然"暂停",充满戏剧性。
第三部分(最后八句)转向历史思考:
诗人看着这幅前代留下的狩猎图,感叹沧海桑田的变化。古代帝王游乐的场所(灵囿灵沼)尚有遗迹,但坚固城池早已湮灭。最后四句转向歌颂当下,说如今天下属于明朝,国家从尚武转向修文,社会像尧舜时代一样太平——这里可能暗含劝诫统治者减少狩猎游乐的意思。
全诗最妙的是动静结合:前半段狩猎的激烈动态与后半段的历史沉思形成对比。那些曾经鲜活的狩猎场景,最终都变成墙上一幅静默的古画,引发读者对权力、历史与艺术关系的思考。诗中"野雉"那段描写尤其生动,猎人拉弓欲射又迟疑的瞬间,让千年后的我们仍能感受到当时的紧张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