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公六十五首

拳来拳应,踢来踢应。
拳踢交参,孰负孰胜。
遥遥头摆尾过牢关,刖足之言谁肯信。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打架时的拳脚往来比喻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核心讲的是"如何应对挑战"的智慧。

前四句像在描述一场比武:你出拳我就挡拳,你踢腿我就防腿,双方招式纠缠在一起,很难说谁输谁赢。这里用简单的动作比喻人际冲突——当别人攻击你时,本能反应就是对抗,但对抗往往分不出真正胜负,只会陷入无休止的争斗。

后两句突然跳出比武场景,用"摇头摆尾的狗穿过牢门"和"被砍脚的人说话没人信"两个奇特画面,揭示更深层道理:真正的智慧不是硬碰硬,而是要像灵活的狗一样找到通关缝隙;当一个人遭受重大打击(如刖足酷刑)后,他的真话反而没人相信,暗指极端对抗会让人失去公信力。

全诗精髓在于:面对冲突时,直接对抗往往两败俱伤,最高明的应对是保持灵活,寻找化解之道。就像现实中,吵架时非要争对错往往适得其反,而适时退让或换个角度处理,反而可能打开新局面。这种生存智慧既实用又充满禅意,用打架这种日常场景就讲透了深刻哲理。

释咸杰

释咸杰(一一一八~一一八六),号密庵,俗姓郑,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出家后遍参知识。初谒应庵,蒙印可。后分座说法于吴门万寿、四明天童。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出世衢州乌巨山乾明禅院,次迁大中祥符寺、蒋山太平兴国寺、常州褒忠显报华藏寺。淳熙四年(一一七七),诏住径山兴圣万寿寺,召对选德殿。七年,迁灵隐寺。十一年,归老于明州天童景德寺。十三年卒,年九十九。为南岳下十七世,天童昙华禅师法嗣。有《密庵咸杰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