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园林中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前两句写春天给园林带来各种奇妙变化,大自然("化工")展现的精巧手艺令人惊叹。这里用"种种奇"和"精微"突出了春天景色的多样性和细腻感。
中间四句通过拟人手法,让自然景物有了人的情感和智慧:山鸟仿佛能说出诗人心中所想,烟柳藏着超脱世俗的玄机。接着写杏桃绽放后,又吸引蜂蝶前来,展现了一幅动态的春日画卷。这些描写让静止的景物活了起来,显得格外生动有趣。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发出感慨:为什么人们有眼睛却看不见这些美景,只会去西郊看落日余晖呢?这里用对比手法,暗示大多数人只关注显而易见的壮观景象(落日),却忽略了身边细微之处的美好。诗人其实是在提醒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美好,关键是要用心去发现。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具体的春日意象,表达了"美在细微处"的生活哲理。诗人对自然观察入微,又能借景抒情,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获得人生启示。
杨简
(1141—1226)明州慈溪人,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杨庭显子。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授富阳主簿。师事陆九渊,发展心学,主张“毋意”、“无念”,“无思无虑是谓道心”等。尝知乐平县,兴学校,教生徒,邑内夜无盗警,路不拾遗。光宗绍熙五年,召为国子博士。宁宗嘉定初出知温州,首倡废除妓籍,以廉俭为民所爱戴。官终宝谟阁学士。卒谥文元。有《慈湖诗传》、《杨氏易传》、《先圣大训》、《五诰解》及《慈湖遗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