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梦窗和尚住净慈

志公有语问思大,东涧无言记梦窗。
今日梦窗下山去,笑他思大舌头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和尚之间的禅机对话,用幽默的方式展现了禅宗"不立文字"的智慧。

前两句提到两位高僧的典故:志公和尚用问题考验思大和尚,东涧和尚则默默记下梦窗和尚的言行。这里暗示范式化的问答不如心领神会。

后两句是精彩之处:当梦窗和尚要离开时,反而笑话思大和尚"舌头长"(话太多)。这就像在说:真正的智慧不在夸夸其谈,那些总想用语言解释佛法的人,反而离真理更远。

全诗最妙的是用"笑话别人"这个生活化的场景,生动表达了禅宗"说似一物即不中"的哲理——真正的佛法无法用语言说尽,沉默有时比雄辩更有力量。就像我们生活中,往往说得最多的人,反而可能是懂得最少的人。

释普济

释普济,俗姓张,清流(今属福建)人。住县北归仁里狮子岩,好赌博饮酒。理宗嘉熙间卒。事见《永乐大典》卷七八九五引《临汀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