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忆里中诸同人

万山深处住,忽忆海边春。
不特花香好,兼思花下人。
花枝濛濛柳条长,花里高楼日堪上。
危桥东转多坡陀,一水出城名蠡河。
河流至此刚三折,亭号舣舟人亦歇。
左家兄弟工煮茶,闲访屋北疏梅花。
钱郎多愁赵生矫,瘦董(超然)癯崔(瘦生兄弟)乡语好。
毗耶室冷昼不扃,塔影七级看亭亭。
围垆聚久清谈足,小卧还翻藏经读。
蒙庄兴逸不可当,来及曙色归斜阳。
一童携钱每先走,烂醉城东市娇酒。
此时十辈五客燕,两客复住荆江边。
我顷南行路七千,远道谁拍洪厓肩。
山形盘回水迢递,梦里还家亦非易。
作诗火急欲寄回,屈指到日榴花开。

现代解析

这首诗像一封春日里的家书,诗人独自住在深山时,突然怀念起家乡海边春天的热闹景象。他用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江南小镇的生活画卷,字里行间都是对亲友的温暖思念。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思念的触发(前4句):住在深山的诗人被春风唤醒记忆,不仅想念家乡的花香,更想念一起赏花的人。这里"花下人"三个字特别巧妙,把抽象的思念具体化。

2. 记忆中的欢乐图景(中间大部分):诗人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带我们游览他的家乡: - 花柳掩映的高楼,曲折的蠡河与歇脚的亭子 - 左家兄弟煮茶待客,钱郎赵生等性格各异的朋友 - 大家围炉夜话、读经论道,有时喝醉的童子跌跌撞撞去买酒 这些细节充满生活气息,每个人物都跃然纸上。

3. 现实的孤独与期盼(最后6句):回到现实,诗人与朋友们天各一方,连梦里回家都不容易。最后两句特别动人——他急着写诗寄回家,算着信到时石榴花应该开了,这种对重逢的期待让人心头一暖。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对比手法:用深山的寂静反衬记忆中家乡的热闹,强化思念之情 2. 鲜活的人物描写:每个朋友都有鲜明特征(爱发愁的、清高的、说话带乡音的) 3. 时空的交错感:在现实与回忆间自由切换,最后又落到对未来的期待 4. 生活化的诗意:不写宏大场面,专挑煮茶、醉酒这些日常片段,反而更显真挚

就像我们翻看手机里的老照片,突然特别想念老家朋友一样,诗人用文字拍下了这些珍贵的记忆瞬间。最打动人的不是风景,而是风景里那些鲜活的人和事。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