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林

岚日光微水气阴,浑沄天色似秋深。
桑村叶少愁初茧,苇渚春寒避宿禽。
去浪随风争远势,孤舟有客动劳心。
浮瓠梦弱惭庄列,谁挽神渊濯布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初春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观察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淡淡的愁绪和对生活的思考。

前两句写景:阳光被山雾和水汽笼罩,天色浑浊像深秋一样。这里用"似秋深"的错觉,暗示了春寒料峭的天气特点。

中间四句由景及情:桑树刚长新叶,养蚕人担心蚕宝宝吃不饱;芦苇丛中春寒料峭,鸟儿都躲着不出来。江浪随风追逐远去,孤舟上的旅人触景生情,心中泛起愁思。这里用"愁初茧"和"避宿禽"的细节,生动表现了早春时节的物候特征。

最后两句抒情:诗人自嘲比不上庄子那样超脱,做不了浮瓠渡江的逍遥梦,只希望能有人帮忙洗净布被(暗喻洗去尘世烦恼)。"濯布衾"这个生活化的比喻,把抽象的内心诉求变得具体可感。

全诗以朴素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巧妙结合,既有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又透露出文人特有的含蓄情感。诗中"孤舟客"的形象,可以看作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在早春的寒意中独自品味着人生的况味。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