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华城陪祀孝昭皇后梓宫即事恭纪二十四韵

宿雨郊原外,鸡鸣夜渺漫。
早行分梦短,往路入吟宽。
肃肃白杨晚,依依青柳残。
微云舒绮縠,晨汉没波湍。
禾黍西风落,茅茨晓露漙。
野花邀翠幰,蔓草簇银鞍。
径辟苍烟断,窗虚绿树攒。
旌旗思警跸,轩砌想鸣銮。
万乘经过地,兹游烂熳看。
入门询藻翰,再拜肃衣冠。
日月乾光曜,蛟螭御气蟠。
彩毫题别墅,金榜赐台官。
灌莽天香接,琼瑶宝篆刊。
未来真缱绻,欲去尚盘桓(清河胡御史山庄有御书在焉)。
落日山逾静,清流水自寒。
飞梁疏澒洞,复嶂叠㠝岏。
行殿何萧瑟,孤城此郁盘。
神光春杳杳,环佩暮珊珊。
凤翣椒风隔,龙楼桂月团。
内人思未已,陛楯泪交弹。
砧杵凄宫掖,梧桐黯井干。
岁时临幄次,灯火驻河干。
回首芳华歇,仙游节序阑。
鹓鸿续来往,归马独蹒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送葬队伍的行程,通过沿途的自然景物和人文细节,传递出庄严肃穆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开篇用"宿雨""鸡鸣"勾勒出黎明赶路的场景,暗示这是一支天未亮就出发的队伍。"白杨晚""青柳残"这些景物描写既点明秋季时令,又暗含生命凋零的哀思。诗人用"微云""晨汉"等意象展现天空的变幻,用"禾黍""茅茨"记录田野风光,使送葬之路充满画面感。

中段转入对皇家仪仗的描写。"旌旗""鸣銮"等词展现队伍威仪,而"御书""金榜"等细节则暗示逝者生前的尊贵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落日山逾静,清流水自寒"这两句,通过山水依旧的静谧反衬人世变迁的哀伤,是诗中情感转折的关键。

结尾部分着重渲染哀思。"内人泪交弹""砧杵凄宫掖"等描写让抽象的哀伤变得具体可感。最后用"鹓鸿续来往,归马独蹒跚"作结,形成鲜明对比:候鸟依旧按时迁徙,而送葬归来的马匹却步履蹒跚,暗示死亡带来的改变与永恒的自然规律之间的张力。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将宏大的皇家仪轨与细腻的个人感受相结合。诗人没有直接抒发悲痛,而是通过对沿途景物的精细刻画,让读者自己体会那份肃穆中的哀伤。特别是对光影变化的捕捉(如晨光中的云彩、落日下的山影),以及对声音的描写(如砧杵声、环佩声),共同营造出一个既真实又充满诗意的送葬场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