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南仲自云间归退轩盖明府以四诗送之末章专以见及南仲索和遂次其韵 其一

丽泽存相益,和羹忌苟同。别怀长耿耿,见日苦匆匆。

经派惩燕说,词源味国风。平生子陈子,一瓣记南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朋友间送别时的唱和之作,充满真挚情感和文人间的惺惺相惜。

前四句写友情:朋友间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丽泽存相益"),就像烹饪讲究食材调和但不必完全相同("和羹忌苟同")。分别后思念绵长("别怀长耿耿"),每次相聚却总是太短暂("见日苦匆匆")。

后四句转到学问交流:作者提醒要警惕那些不靠谱的学术观点("经派惩燕说"),写文章应当学习《诗经》里质朴自然的风格("词源味国风")。最后直接对朋友表白:我这辈子最敬重的就是像您这样的人("平生子陈子"),永远会铭记您这位来自南丰的良师益友("一瓣记南丰")。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文人交情写得具体可感:用烹饪比喻求同存异的友谊,用"耿耿"形容牵挂,用"一瓣心香"表达敬意。既展现了宋代文人重学问、重品格的交往方式,又透露出朋友间那种无需言说的深厚情谊。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