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庄樗古隶歌
银光横陈泻寒玉,力排龙虎断鳌足。
兵甲销磨古战场,折戟沉沙遗锈镞。
是谁作此古隶书,庄樗先生出凡俗。
先生耆年鬓萧骚,手模碑版情偏豪。
苍崖古庙及破冢,每过其处常周遭。
一点一画无假借,心摹手追不轻下。
青霄纷纷乱粟雨,魍魉呼号鬼神诧。
秦有程邈汉蔡邕,钟繇梁鹄称神工。
有唐鼎足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兼擅数子推玄宗(《封禅碑》直追汉人。)。
国初顾苓与郑簠,大江以南称两雄。
苓也谨严笔屈铁,簠也流宕徒横从。
先生奋起更超越,网罗今古无遗踪。
赠予长笺并短幅,大如盆盎细如粟。
玉轴牙签座上陈,周鼎商彝眩人目。
海阳程旭吾及门,善写丹青颇得名。
一见法书狂叫绝,临摹面壁搜杳冥。
苦心经营忘昼夜,形枯神瘁戕其生。
呜呼!
造物毓才禀元气,君之精力雄健谁能争⑴?
兵甲销磨古战场,折戟沉沙遗锈镞。
是谁作此古隶书,庄樗先生出凡俗。
先生耆年鬓萧骚,手模碑版情偏豪。
苍崖古庙及破冢,每过其处常周遭。
一点一画无假借,心摹手追不轻下。
青霄纷纷乱粟雨,魍魉呼号鬼神诧。
秦有程邈汉蔡邕,钟繇梁鹄称神工。
有唐鼎足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兼擅数子推玄宗(《封禅碑》直追汉人。)。
国初顾苓与郑簠,大江以南称两雄。
苓也谨严笔屈铁,簠也流宕徒横从。
先生奋起更超越,网罗今古无遗踪。
赠予长笺并短幅,大如盆盎细如粟。
玉轴牙签座上陈,周鼎商彝眩人目。
海阳程旭吾及门,善写丹青颇得名。
一见法书狂叫绝,临摹面壁搜杳冥。
苦心经营忘昼夜,形枯神瘁戕其生。
呜呼!
造物毓才禀元气,君之精力雄健谁能争⑴?
现代解析
这首《沈庄樗古隶歌》是一首赞美书法家沈庄樗古隶书法的诗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1. 开篇用震撼画面引出书法
诗人先用"银光横陈泻寒玉"(像银光倾泻的寒玉)和"力排龙虎断鳌足"(力量能推开龙虎、斩断巨龟脚)这样充满力量感的比喻,形容沈庄樗的书法像古战场折戟沉沙般苍劲有力,瞬间抓住读者注意力。
2. 刻画书法家的专注精神
描写沈庄樗"耆年鬓萧骚"(年老鬓发斑白)仍坚持拓碑研究,每到古庙残碑必反复观摩。"一点一画无假借"说明他每一笔都认真对待,"心摹手追"体现他临摹古人时全身心投入的状态。这种专注力让他的字能惊动鬼神("魍魉呼号鬼神诧")。
3. 通过对比突显地位
诗人列举书法史上的名家:秦代程邈创隶书,汉代蔡邕、钟繇,唐代韩择木等,再到明代顾苓、郑簠两位大家。但说沈庄樗"奋起更超越",认为他博采众长达到新高度。这种"名人擂台"式的写法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他的成就。
4. 用生活化场景展现影响力
提到沈庄樗赠予诗人的书法作品"大如盆盎细如粟"(大到盆碗小如米粒),挂在厅堂像珍贵古董般令人目不暇接。更生动的是学生程旭吾痴迷临摹到废寝忘食,甚至"形枯神瘁"(形销骨立),侧面反映其书法令人着魔的魅力。
5. 核心赞美:天赋与努力的结合
结尾"造物毓才禀元气"说他是天赐才华,但更强调"君之精力雄健"——真正厉害的是他耗尽毕生精力的钻研精神。诗人告诉我们:再好的天赋,也需要极致努力才能成就伟大。
现代启示
这首诗其实在讲一个永恒真理:任何领域的顶尖高手,都是像沈庄樗这样,既有天赋又愿意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诗中"苦心经营忘昼夜"的状态,和现代人说的"一万小时定律"异曲同工。它提醒我们:惊艳众人的成就背后,必定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