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道孚墨竹歌

君不见渭川之阴卧龙横千秋,貌取者谁文湖州。
十年笔意闭黄壤,只今妙手唯杨侯。
杨侯画竹尽真迹,功夺造化令人愁。
满堂回头看下笔,扰扰云烟乱晴日。
大丛纵横高入云,斜风落叶秋纷纷。
小丛攲倾病无力,傍水长根走苍石。
门前车马汗成川,何得阴风动高壁。
杨侯嘻笑辞未工,此意不与丹青同。
粉黛(原校:一作绘)初数无一钱费,酒炙能使千家空。
袜材远寄动盈屋,我子画无由穷。
剡溪寒藤不难致,须君放手为双丛。
须君放手为双丛,与我俱隐南山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赞美画家杨道孚画竹技艺高超的作品,用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展现了竹子的神韵和画家的艺术境界。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开篇用历史典故做对比(4句):
- 先说古代渭川卧龙般的竹子千年不朽,只有文同(文湖州)能画出它的神韵。
- 但文同去世十年后,现在画竹第一高手就是杨道孚了。

2. 重点描写杨道孚的画技(12句):
- 他的竹子画得像真的一样,简直能"欺骗"大自然。
- 具体描写了两幅竹画:一幅是高大挺拔的竹林直插云霄,一幅是斜倚水边的病竹,都充满动态美。
- 用"门前车马汗成川"形容来看画的人极多,但画中的竹子却能给人带来清凉感。

3. 结尾表达共同隐居的愿望(6句):
- 杨道孚谦虚说自己的画还不够好,但他的艺术追求与众不同。
- 诗人说这些画作不花什么钱,却能让人忘记吃喝。
- 最后邀请杨道孚一起隐居南山,专心画竹。

艺术特色:
- 用"大丛纵横"和"小丛攲倾"的对比,展现不同形态的竹子
- "扰扰云烟乱晴日"等句充满画面感
- 通过观众的反应(车马拥堵)侧面衬托画作精妙
- 结尾的隐居邀请,表达了超脱世俗的艺术追求

这首诗最打动人的是它把静态的画作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了那些或挺拔或歪斜的竹子,感受到画家"以假乱真"的功力。同时通过画竹这件事,表达了艺术家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