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寄题康州陈生连理木
幽人吉素履,佳瑞应精诚。萧萧衡门下,珍木为之荣。
连理出高干,交阴庇前庭。顾恐俗未知,天方表其闳。
太邱往千岁,慈孝复腾声。谁言报施远,有若昼夜明。
世悲上留田,吾慕董生行。作诗寄南州,且以慰父兄。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品德高尚的隐士(幽人)因为真诚善良,感动了天地,家门前的树木都长出了罕见的连理枝(两棵树长在一起),成为祥瑞之兆。
诗人用连理枝比喻美好品德带来的福报:
1. 开头说隐士生活简朴但品德高洁,连树木都为他繁茂生长,长出象征吉祥的连理枝
2. 中间用历史典故(太邱指东汉陈寔,董生指西汉董永)说明善有善报,就像昼夜交替一样自然
3. 最后诗人说世人常为不公悲伤(上留田是讲兄弟争产的悲歌),但他更向往董永那样的孝行,写这首诗是为了劝勉世人向善
全诗核心思想:
- 好人会有好报,连自然都会显现祥瑞
- 用连理枝比喻美德结出的善果
- 通过历史故事证明善行终得回报
- 在世俗纷争中,更要坚持高尚品德
最打动人的地方:
把抽象的品德比喻成看得见的连理枝,用树木的自然生长暗示善有善报的天理,让道德说教变得生动形象。最后"且以慰父兄"的结尾,显得特别温暖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