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独乐寺戏题

我是先忧人,羞称独乐寺。
独乐乐无著,先忧忧未塈。
寂静彼禅房,往者曾题字。
春风马上看,自哂成何事。
梵宇久凋零,落色源流画(佛有十二原流僧家多尽于壁间)。
云胡无碍佛,运亦有隆杀。
阇黎志安饱,六檀非所快。
颓风不独兹,若曹奚足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路过独乐寺时有感而发,表面上写寺庙,实则借题发挥,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

开头四句直抒胸臆:作者说自己是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看到"独乐寺"这个名字都觉得羞愧。他觉得独自享乐找不到真正的快乐,而为天下忧虑又难以真正解决问题。这里用"独乐"和"先忧"的对比,暗含了对只顾自己享乐之人的批评。

中间八句描写寺庙现状:禅房寂静冷清,墙上还有前人题字;春风中骑马经过,作者自嘲一事无成。寺庙破败凋零,壁画也褪色了(佛经故事画在墙上)。作者反问:为什么号称"无碍"的佛祖,也会有运势起伏呢?这里用寺庙的衰败暗喻世道变迁。

最后四句转向讽刺:和尚们只求温饱,对布施也不感兴趣。作者说这种颓废风气不止这里,像你们这样的人有什么好奇怪的呢?表面说和尚,实则讽刺当时社会上只顾自己、不思进取的风气。

全诗通过描写破败寺庙,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却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以及对世人麻木不仁的愤懑。语言直白却意味深长,看似写景实则抒怀,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