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毛拙庵见招书院(赴谪诗。正德丁卯年赴谪贵阳龙场驿作)

野夫病卧成疏懒,书卷长抛旧学荒。
岂有威仪堪法象?实惭文檄过称扬。
移居正拟投医肆,虚席仍烦避讲堂。
范我定应无所获,空令多士笑王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被贬到贵州龙场驿时写的,字里行间透着自嘲和无奈,但藏着读书人的风骨。

前两句说自己病怏怏躺着,书都懒得看,学问也荒废了——看似在说自己颓废,其实是反话。当时他被贬到偏远山区,环境艰苦,但后来正是在这里悟出了"心学"。

中间四句像在推辞邀请:我哪有什么威严形象值得学习?夸我文章写得好实在惭愧。本来打算搬去医馆旁边养病,现在却要我去书院讲课。这些表面客套话背后,藏着对官场虚伪奉承的讽刺。

最后两句最妙:要是按规矩框住我("范我"指用模子限制),肯定教不出什么,只会让学子们笑话。这里用"王良"的典故(古代著名车夫,比喻规矩束缚)暗指:真正的学问不该被死板教条限制。

全诗像是婉拒邀请的客气话,实则表达了"就算落魄也要坚持自我"的态度。王阳明用生病、荒废学业当借口,骨子里却在说:我不愿为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的思想。这种外柔内刚的表达方式,正是古代文人的智慧所在。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