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乡村图景,同时透露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和对战争的忧虑。
前四句写景:秋高气爽的天气里,露水凝结在寒冷的河面上。傍晚时分,诗人骑马经过村庄,听到萧萧风声。万里晴空中,雄鹰展翅高飞;月亮西沉时,传来此起彼伏的捣衣声。这些画面共同构成了秋日特有的宁静与忙碌交织的氛围。
后四句转入抒情:诗人想起故乡的菊花还留在田间,农民们收割完庄稼正忙着交租。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诗人并非刻意追求隐居生活,而是因为害怕听到老人们谈论战争。这里透露出对动荡时局的隐忧,以及对平静农耕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鲜明的秋日意象,将自然景物与民生百态巧妙结合,在展现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反映了普通百姓的艰辛。诗人用"畏闻"二字,含蓄地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使这首写景诗具有了更深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