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闲适又略带愁绪的生活片段,充满生活气息和幽默感。
开头两句用夸张手法写老花眼的烦恼:老人把书上的一个字看成两个字,拔白头发越拔越多。这种自嘲式的描写让人会心一笑,同时暗示了岁月流逝的无奈。
中间四句展现夏日生活场景:没有书可读(可能是眼睛不好),漫长的白天不知如何打发。这时看到荔枝开始泛红,新酿的绿色米酒在杯中荡漾。诗人用"红初皱"写荔枝将熟未熟的状态,"碧欲波"形容酒色清透,两个动态描写让画面鲜活起来。
最后两句写得最妙:喝醉了愁自然就散了,就算不散也随它去吧。这种"愁来愁自愁"的洒脱态度,把前面所有的烦恼都轻轻放下。全诗在微醺的惬意中结束,留下夏日特有的慵懒余韵。
整首诗就像用手机随手拍的夏日vlog:老花眼的尴尬、发呆的午后、诱人的水果和酒、最后微醺时的豁达。诗人把平凡生活写得趣味横生,那种"爱愁不愁"的豁达态度,特别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