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厦门李子德原韵三首 其三 (丙辰(民国五年、一九一六))
人海茫茫叹寡俦,更思汲古缏非修。
天将闲散安诗史,人为牢骚唤醉侯。
谈笑萧、曹当不让,指挥夷、惠比谁优?
似闻烽火滇池急,倚剑看天抱杞忧。
天将闲散安诗史,人为牢骚唤醉侯。
谈笑萧、曹当不让,指挥夷、惠比谁优?
似闻烽火滇池急,倚剑看天抱杞忧。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乱世中的孤独忧国之情,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读:
首联"人海茫茫叹寡俦"写作者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汲古缏非修"暗指想学习古人智慧却难以实现,就像想修补旧绳子却找不到材料。这两句道出了知识分子的孤独与无力感。
中间两联用对比手法展现矛盾心态:上天让诗人闲散安于写诗,可内心却充满牢骚想借酒消愁;论才干不输古代名相萧何、曹参,论品德想与贤人夷、惠比高下。这些历史人物的对比,凸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
尾联笔锋突转,从个人情绪上升到家国情怀。"滇池烽火"指当时云南的护国战争,诗人"倚剑看天"的英武形象与"杞人忧天"的典故结合,既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又暗含想要报国却无能为力的矛盾心理。
全诗最动人的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危局紧密相连。诗人不是单纯抱怨怀才不遇,而是在烽火连天时仍心系天下,这种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艺术上通过历史典故与现实景象的交织,让厚重的情感显得既深沉又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