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深山寺庙的清幽景致,读起来像一幅动态的水墨画。
前两句"山前十里入青苍,猿鸟声中建道场"像电影开场的长镜头:沿着青翠山路走十里,耳边是猿啼鸟鸣的自然交响乐,突然在丛林深处发现一座寺庙。这里用声音(猿鸟声)和色彩(青苍)营造出远离尘世的氛围。
后两句"日转竹阴侵阁冷,水流花片过门香"特别生动:阳光移动让竹影慢慢爬上佛阁,带来丝丝凉意;溪水带着花瓣流过寺门,把花香送进庙里。诗人用"侵"字写出光影的流动感,用"过"字让流水有了灵性,把静止的寺庙写得生机盎然。
全诗妙在通过四种感官体验(视觉的青苍竹影、听觉的猿鸟鸣叫、触觉的阁楼凉意、嗅觉的花瓣清香),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寺庙不写香火钟磬,反而突出自然对建筑的温柔"入侵",展现了中国文人心中"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