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后父死又出门,有友二人到省,有阿叔
可怜辛苦半生,才博青衿,遽然失怙,才居优等,竟尔登仙,况异域他乡,山遥水远,想风波恶甚,纵魂魄归来,未免对老母妻儿而饮泣;
犹幸因依两得,甫辞湘渚,已托良朋,甫至珠江,又逢季父,虽羁垣客馆,影只形单,念亲旧伤多,即幽冥隔断,尚期佑深恩古谊以前程。
犹幸因依两得,甫辞湘渚,已托良朋,甫至珠江,又逢季父,虽羁垣客馆,影只形单,念亲旧伤多,即幽冥隔断,尚期佑深恩古谊以前程。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写的是一位读书人刚考上功名就遭遇父亲去世的悲剧,同时展现了他在困境中感受到的人间温情。全诗情感真挚,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人生的无常与温暖。
上半段写悲痛:诗人好不容易寒窗苦读半辈子,刚穿上秀才的青衣(指考取功名),父亲却突然去世;刚获得优秀成绩,自己就像要"登仙"般崩溃。更痛苦的是此刻身在异乡,山高水远,想到回家路上风浪险恶,就算父亲的魂魄想回家,面对老母妻儿也只能含泪哭泣。这里用"饮泣"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
下半段写慰藉:不幸中的万幸是遇到了好人相助。刚离开湖南(湘渚),就有好友相伴;刚到广州(珠江),又遇见亲叔叔。虽然独自住在简陋客栈,但想到有这么多亲友关心,即使阴阳两隔,也相信父亲的在天之灵会保佑这些有恩于自己的人前途光明。最后"深恩古谊"四个字,道出了人间真情的珍贵。
全诗就像在坐情感过山车:前八句让人心碎,后八句又给人希望。最厉害的是诗人把丧父之痛、思乡之苦、旅途之险、人情之暖全都揉在一起,让我们看到古代读书人面对命运打击时,既会脆弱痛哭,也会在他人善意中重新振作。诗中"异域他乡""影只形单"这些词,今天漂泊在外打工求学的人读来依然会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