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道中

寒谢春才展,匆匆二月中。
算来晴几日,多是雨兼风。
烟草迷村碧,山桃夹竹红。
浮名能役我,策马几回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二月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四句写天气:寒冷的冬天刚结束,春天才露头,二月就匆匆过去了。算算这段时间,晴天没几天,多数时候不是刮风就是下雨。这里用"谢""展""匆匆"几个动词,把季节交替写得生动有趣,就像春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刚探出头又被风雨赶回去。

中间两句写景色:雨雾中的野草让村庄显得青翠朦胧,山桃花和红竹相映成趣。诗人用"迷"字形容烟雾笼罩的村庄,用"夹"字表现桃竹交错,就像用画笔点染出一幅水彩画。

最后两句抒情:想到虚名让人奔波劳碌,自己已经多次骑马向东赶路。"浮名能役我"说得特别直白,把功名利禄比作驱使人的枷锁,而"策马几回东"的重复动作,更突显出这种生活的疲惫无奈。

全诗妙在把平凡的旅途见闻写得鲜活,风雨、花草、村庄都带着情绪。最后点出"为名利奔波"的主题,让前面所有景物都成了这种心境的写照,读来既亲切又引人深思。

赵汝鐩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