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叠旧作韵

山深春似秋,得地万松头。
自谓无佛分,其如与我投。
五言促成句,一晌适清游。
策骑往云净,钟声下界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深山少林寺的一次春日游历,用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宁静超脱的心境。

前两句"山深春似秋,得地万松头"很有意思。明明写的是春天,却说深山里的春天像秋天一样清凉。站在长满松树的山头,给人一种清爽开阔的感觉。这里用季节的错位感,突出了山林的幽静凉爽。

中间四句写作者与佛寺的缘分。"自谓无佛分"说自己本不信佛,但"其如与我投"却意外地觉得这里很合心意。这种矛盾心理写得特别真实——就像我们旅游时偶然发现一个特别对胃口的地方。后两句说随口吟成的五言诗和短暂的清游,都让作者感到惬意,展现出随性自在的状态。

最后两句画面感极强:骑着马向云彩明净处走去,山下传来阵阵钟声。"策骑往云净"这个动作充满仙气,而"钟声下界流"的"流"字用得妙,让钟声像溪水一样在山间流淌,把寺庙的宁静氛围扩散开来。整首诗就像用文字拍了个短视频,从入山、赏景到离去,记录了一段涤荡心灵的旅程。

最打动人的是诗中那种"不期而遇的契合感"——不信佛的人却在佛寺找到心灵共鸣,这提醒我们:美好的事物往往就在我们放下成见时悄然出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