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道中

破晓出扶沟,遥天雾未收。水痕侵客鬓,寒色上征裘。

事业浑鸡肋,功名愧虎头。早知行役苦,悔不卧林丘。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清晨离开扶沟赶路时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透露出旅途的艰辛和对功名事业的矛盾心态。

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冬日早行的画面:天还没大亮就出发,远处天空雾气朦胧。河水溅湿了行人的鬓发,寒气透过衣服直钻肌肤。这里用"侵""上"两个动词,把寒冷具象化,让读者能切身感受到赶路的辛苦。

后四句转向内心独白。作者自嘲追求的事业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又惭愧自己空有"虎头"(指有才能)却功名未就。最后两句直接道出悔意:早知道奔波这么辛苦,还不如隐居山林。这种感慨很有代表性,很多人在现实压力下都会产生类似"躺平"的念头。

全诗妙在把身体感受(冷、湿)和心理感受(悔、愧)自然结合,用赶路的艰辛暗喻人生道路的艰难。最打动人的是那份真实——不掩饰疲惫,不美化选择,让每个为生活奔波的人都能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