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趣园八咏 其七 竹涧亭

竹绕茅亭外,泉流石涧中。
一天秋月夜,千载隐君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居住的清幽环境,通过简单自然的意象传递出超脱世俗的意境。

前两句"竹绕茅亭外,泉流石涧中"用白描手法勾勒环境:竹子环绕着茅草亭子,清泉在石缝间流淌。这两个意象一动一静,共同营造出远离尘嚣的隐居氛围。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洁,泉水代表纯净,暗示主人品格高尚。

后两句"一天秋月夜,千载隐君风"将画面从空间扩展到时间。秋月夜的清冷月光笼罩天地,既写实景又营造意境。"千载"二字把眼前景象与古代隐士传统联系起来,说明这种隐居生活方式具有悠久历史,让人感受到超越时空的隐逸情怀。

全诗仅20字,却包含了空间上的近景(茅亭竹绕)、中景(石涧流泉)和远景(秋夜天空),以及时间上的当下(一夜)与永恒(千载)。这种以小见大、由近及远的写法,让短小的诗句具有开阔的意境,传递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人格的赞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