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新城 其二

纸钱如雪草如烟,百五家家上墓田。春去思乡浑欲老,愁来欹枕不成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扫墓的场景,以及诗人触景生情的乡愁。

前两句"纸钱如雪草如烟,百五家家上墓田"用生动的比喻勾勒出清明时节的景象:焚烧的纸钱像雪花一样纷飞,新生的春草如轻烟般朦胧,家家户户都在这个特定的日子("百五"指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两日)前往墓地祭扫。这里通过"如雪""如烟"的比喻,既写出了场景的视觉美感,又暗含了生死交替的淡淡哀伤。

后两句"春去思乡浑欲老,愁来欹枕不成眠"转入抒情。诗人看到春色将尽,思乡之情愈发浓烈,这种愁绪让他感觉自己都要变老了。夜晚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愁思让他无法入睡。"欹枕"这个动作细节很传神,生动表现了诗人辗转难眠的状态。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扫墓的集体活动反衬个人孤独,热闹的祭扫场面与诗人独自思乡形成对比
2. 把春天的逝去与人的衰老联系在一起,时间流逝的伤感更显深沉
3. 从白天的扫墓场景自然过渡到夜晚的愁思,展现了一整天的心绪变化

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思念家乡,而是通过"纸钱""春草""欹枕"这些具体物象,让读者感受到他无处排遣的乡愁,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