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题二首 其二

曲涧低泉左右鸣,步虚宫殿响琚珩。
清风杳不知来处,散入松间作凤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富有音乐美的山林画面。

前两句写听觉感受:弯曲的山涧和低处的泉水在左右两边叮咚作响,就像仙人宫殿里玉佩碰撞的清脆声音。这里用"步虚宫殿"(仙人居所)和"琚珩"(玉佩)来形容水声,把自然声响比作仙界音乐。

后两句转向写风:清风不知从何处悄悄吹来,穿过松林时,把松涛声变成了凤凰鸣叫般的美妙乐音。"凤笙"是传说中凤凰的鸣叫声,这里形容风吹松林的天籁之音。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通篇用声音串联画面,泉水声、玉佩声、风声、松涛声、凤鸣声,构成山林交响乐
2. 把普通自然景象仙化,让读者感受到这不是凡间的风景
3. "杳不知来处"的清风,为画面增添了神秘飘逸感
4. 最后把松涛比作凤笙,既写实又充满想象力

诗人通过细腻的听觉描写,把寻常的山林景色写得仙气飘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感受到大自然的音乐之美和超凡脱俗的意境。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