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繁华热闹的贵族生活场景,同时暗含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前四句写贵族生活的奢靡:用"三五二八"(农历十五十六)的圆月比喻美人,用"百万十千"的金钱数字表现宴饮挥霍。罗帐像浮云般轻薄华美,镜台映着月光泛起金色波纹,极尽奢华之态。
五六句通过"斗鸡""走马"两个典型活动,展现贵族们昼夜不停的享乐生活。白天去王侯家斗鸡取乐,夜晚又骑着马穿梭于权贵府邸。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借两个历史人物的遭遇发出感叹:像苏武这样坚守节操的人被遗忘在边疆,像贾谊这样有才华的人被贬长沙,他们的遭遇又有谁关心呢?这里用对比手法,在铺陈富贵景象后突然转向对命运不公的思考,形成强烈反差。
全诗通过热闹表象与冷峻思考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浮华生活的客观呈现,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洞察。表面写享乐,实则暗含讽喻,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手法。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