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峰

缥缈峰高几千丈,太湖隔绝欲登难。风烟每向诗中得,秀色今从画里看。

石洞幽玄林屋杳,岩岚层叠莫釐寒。杖藜何日扪萝上,万顷平临纵大观。

现代解析

这首《缥缈峰》用生动的画面感,带我们领略了一座神秘高山的壮美。

第一句就震撼开场:缥缈峰高耸入云,隔着太湖望去,让人心生敬畏,连攀登都显得困难。这里用"几千丈"的夸张手法,突出山峰的雄伟。

第二句巧妙转折:虽然现实中难以登顶,但诗人通过诗歌和绘画,依然能感受它的风采。"风烟"和"秀色"这两个词,让人仿佛看到云雾缭绕的山色美景。

第三句深入描写山中景色:幽深的石洞、茂密的树林、重叠的山雾,还有带着寒意的莫釐峰(缥缈峰的别称)。"幽玄""杳""寒"这些字眼,营造出一种清冷神秘的氛围。

最后一句抒发感慨:诗人拄着拐杖,渴望有一天能攀着藤蔓登上山顶,俯瞰太湖万顷碧波。这里的"万顷平临纵大观",既是对壮阔景色的期待,也暗含了站得高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全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有对实景的刻画,又有通过艺术(诗画)的想象,最后表达了对登高望远的向往。读来让人既能感受到山峰的险峻秀美,又能体会到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