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题履寿周原已院判乃尊

老人不踏红尘路,踪迹常便水竹居。蹑屐登山如北日,杖藜随步胜安车。

庭中任解王生袜,桥下谁传孺子书。但祝仙乔同寿考,双凫他日得凌虚。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老人远离尘世喧嚣,过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诗中的老人不再涉足繁华的红尘,而是选择在水边竹林中寻找宁静。他穿着轻便的鞋子登山,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北地,拄着拐杖散步,比乘坐安稳的车马还要自在。

在庭院中,老人不再关心世俗的礼节,任人脱去他的袜子,象征着他放下了世俗的束缚。桥下的河水静静流淌,谁还会传递那些繁琐的书信呢?这里表达了老人对世俗事务的淡漠,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诗人祝愿这位老人能够像仙人一样长寿,未来的某一天,他能像双凫(一种水鸟)一样凌空飞翔,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这既是对老人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他精神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位老人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祝福。诗词的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与超脱的感受。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