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表达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感慨和对忠臣的敬仰。
首联“曹刘有志混华戎,无奈吴儿两炬红”提到了曹操和刘备这两位英雄,他们都有统一中国的雄心,但最终因为东吴的阻挠而未能实现。这里的“吴儿两炬红”指的是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这两场战役都是东吴利用火攻取得胜利,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颔联“赤壁焰烧云梦泽,夷陵光照永安宫”具体描绘了这两场战役的惨烈场面。赤壁之战的大火烧毁了云梦泽,夷陵之战的火光照亮了永安宫,象征着东吴的胜利和蜀汉的失败。
颈联“人间自此鼎三足,天上无由日再中”总结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意味着统一中国的梦想破灭,就像太阳无法再次升到天中一样,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遗憾的感叹。
尾联“惟有葛公心未死,夜深寒月照孤忠”则以诸葛亮的形象作为结笔。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他一生忠诚于刘备和蜀汉,即使在他死后,他的忠诚精神仍然存在。这里的“夜深寒月照孤忠”象征着诸葛亮的精神在寒冷和孤独中依然闪耀,表达了作者对忠臣的敬仰和怀念。
整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对忠臣的赞颂,展现了三国时期的复杂局势和人物的悲壮命运,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忠诚精神的崇高评价。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