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日黄昏时的孤独沉思,通过日常景物触发对人生的感慨。
前两句"满眼皆相识,论心自不同"很有意思。表面看周围都是熟悉的景物,但内心感受却年年不同。就像我们每年都过秋天,但每年的心境都不一样。
中间四句用具体画面展现孤独:夕阳照在紧闭的门上,西风吹落枯叶。这些景象暗示着时光流逝。诗人回想往事如梦境,渐渐觉得人生虚幻。这种感受很多人都有过——某天突然觉得过去像一场梦,生活似乎缺少实在感。
最后两句最传神:诗人托着下巴独自发呆,四周只有秋虫鸣叫。这个画面特别能引起共鸣,我们都有过独自发呆的时刻,听着周围细微的声音,陷入自己的思绪。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用简单常见的秋日景象,道出了人人都可能体会到的孤独与人生感悟。没有用夸张的修辞,就像在轻声诉说一个秋天的傍晚,却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诗人把这种每个人都可能有的微妙情绪,用最朴实的语言精准地表达了出来。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