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官李匡山成宝慈以疏劾辅臣被谪感而有作

朝莫盼武陵花,夕莫饮乌程酒。
武陵花谢乱人心,乌程酒败伤人口。
李公骨鲠天下奇,壮志屹立山勿移。
此时朝廷重钩党,皂囊霜简无迟疑。
成公凛凛气雄发,夜漏沉沉整袍笏。
漳江学士孤凤鸣,惨澹苌弘碧流血。
成公裂眦那肯平,苦谏危辞三伏阙。
二公名义垂不朽,二公既去儒林丑。
武陵花,乌程酒,花残酒歇终何有。
君不见柳外东风动江树,轻薄纷纷飞作絮。
莫遣乌啼白下门,予亦飘然拂衣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正直官员遭贬的愤慨,以及对官场腐败的讽刺。

开头用"武陵花"和"乌程酒"作对比:早上别盼着赏花(象征虚华),晚上别贪杯饮酒(象征享乐),因为花开易谢让人心乱,劣酒伤身。这里暗示官场浮华背后的危害。

接着赞美两位正直官员:李公像山一样刚正不阿,成公深夜整理官服准备上朝(说明勤勉)。他们像孤凤鸣叫(比喻直言进谏),像忠臣苌弘碧血丹心(用典表示忠诚)。成公甚至怒目圆睁三次上书劝谏,展现了不畏强权的勇气。

"二公名义垂不朽"说他们的气节永存,而他们被贬后,儒林(官场)就显露出丑陋面目。再次提到"武陵花"和"乌程酒",说这些虚华的东西终将消散,暗示腐败不会长久。

最后用柳絮飘飞比喻小人得势,但作者表示自己也要像两位官员一样保持气节,准备辞官归隐。"乌啼白下门"用乌鸦啼叫暗示官场黑暗,表明不愿同流合污的决心。

全诗通过赞美忠臣、批判腐败,表达了作者对官场黑暗的失望和坚守清白的决心。用花、酒、柳絮等常见意象作比,让深刻的讽喻变得生动易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