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赠左兰城

我似颓阳尚弄晴,子如雏凤发新声。
殷勤老马途频问,高下精金市自明。
共案八关寻至味,联床三宿系馀情。
属将道域深攀援,更觉文章小技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左兰城的赠诗,用平实的比喻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欣赏与期许。

首联"我似颓阳尚弄晴,子如雏凤发新声"用两个生动的比喻开场:作者自比将落的夕阳,仍在散发余晖;而把友人比作初生的凤凰,正发出清亮的新声。既谦虚地表达自己年华渐老,又热情赞美友人年轻有为。

颔联"殷勤老马途频问,高下精金市自明"继续用比喻:前句说像识途老马般经常关心友人的发展,后句说真金不怕火炼,有才华的人终会得到认可。既展现长辈的关怀,又对友人的才能充满信心。

颈联"共案八关寻至味,联床三宿系馀情"回忆两人交往:一起钻研学问、同榻夜谈的温馨场景。"八关"指深入探讨,"至味"比喻学问真谛,说明他们不仅是酒肉朋友,更是精神知己。

尾联"属将道域深攀援,更觉文章小技轻"是临别赠言:希望友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精进,到那时就会觉得文章写作只是雕虫小技。这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也体现了作者看重思想境界超过文辞技巧的价值观。

全诗就像一位智慧长者与年轻才俊的谈心,没有说教味,而是通过夕阳与雏凤、老马与真金等亲切比喻,把赏识、期许和人生感悟娓娓道来。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亦师亦友的真挚情谊,以及超越文字技巧的精神追求。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