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行船在蔡河遇到浅滩阻碍的困境,同时借景抒发了人生感慨。
前四句用生动的比喻写出行路艰难:陆地上连能驮重物的骆驼都没有,只能靠一条小船在水上缓慢前进。颍水弯多滩长,河道曲折得像篆刻印章的笔画一样复杂。这里通过"驼""艇""篆印"等具体意象,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旅途的艰辛。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船只搁浅的窘境:蔡河这段水域又浅又干,船每挪一寸都困难。眼看着其他船只能停在前面,河底暗藏的礁石让人提心吊胆。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行船者的焦虑。
最后四句由景入情,发出人生感叹:谁能像古代大力士奡那样劈波斩浪呢?只能空想着大禹治水的伟绩。诗人由此联想到人生——男子汉在年轻力壮时,就应该像骏马一样尽情驰骋。这里用"奡荡""禹浚"的历史典故,与"驵骏"的比喻形成对比,突出青春易逝、应当把握时机的人生哲理。
全诗妙在将自然困境与人生感悟自然结合,浅滩行船的每一个细节都暗喻着人生路上的阻碍。最后点出"少壮当努力"的主旨,既有画面感又引人深思,鼓励人们在艰难中保持奋进的精神。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