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妻弟罗元吉去汝州担任教育官员时写的,充满了亲情、勉励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一铎新持教汝州,西风话别岊溪头”直接点明主题:罗元吉带着教育使命(“铎”是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的铃铛,这里象征教化)前往汝州,两人在西风中的溪边告别。画面感很强,既有离别的萧瑟,又有对新任的郑重。
颔联“骊驹迭奏催行酒,霜柳难将绾去舟”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离别场景:送行的酒宴上反复唱着离歌(骊驹指离别曲),但再多的挽留(霜柳象征离别)也留不住远行的船。这里用“霜柳”暗示秋日离别,更添一丝寒意。
颈联“飞梦不离闽岭月,作人有待郤林秋”是情感的升华:虽然人将分离,但梦中仍会回到家乡福建(闽岭),同时勉励对方要像秋天的郤林(典故指培养人才之地)一样培育桃李。既表达牵挂,又寄托期许。
尾联“清时莫叹长才屈,大手还修五凤楼”是全诗高潮:劝慰罗元吉不要因暂时屈居小职而沮丧(“长才屈”),鼓励他未来必能大展宏图(“五凤楼”象征宏伟事业)。用“清时”强调正值清明盛世,更显劝勉的真诚。
全诗结构严谨,从现实离别写到未来展望,既有“西风霜柳”的细腻画面,又有“五凤楼”的豪迈气概。通过送别场景传递出对亲人的不舍、对教育的重视,以及“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积极人生态度,读来感人又励志。